胡适的演讲内容可以归纳为四点,即:中国人爱好和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日本人凶残邪恶,日本是世界公敌;美国帮助中国,符合美国人民利益;美国帮助日本,无疑是养虎为患。
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因中日战争而利益受损的美国资本家,亦在背后不断推动此事。美国的广播电台,之所以不断邀请胡适做演讲,其中大部分时候都是资本家们暗中在联系。
在广播公司演讲完毕,胡适坐着谈的棉麦借款合同一样,高于国际价格收购美国库存小麦和棉花,运输还必须由美国公司负责,百分之百的赔本买卖,搞得中国资本家怨声载道。但宋子文还是把棉麦借款合同签下了,而日本则对此百般阻挠,搞得生怕中国吃了美国人的亏一样。
不是宋子文太傻,也不是日本人为中国着想,一切都是源于国际外交策略。
常凯申没有叫来幕僚商讨,直接对副官说:“电令周赫煊,只要他能谈下美国援华借款,一切皆按他的意思来做!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谈判。”
副官立即跑去电讯室,第二天早晨,终于收到周赫煊的回电。
副官拿着电报纸禀报道:“周先生说,谈判随时可以开始,但若要促成借款,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做准备。他正在联系美国媒体,也在串联美国资本家,要从民间舆论和资本力量两方面着手。”
听到这个回复,常凯申感到很满意。
这种关系到国际外交形势的谈判,一年半载都不嫌太久,三个月准备时间已经很短了。若周赫煊说马上能搞定,常凯申反而会怀疑真实性,他颔首笑道:“周明诚胸有方略,此事可成。电令,让周赫煊不要着急,务必做好谈判准备工作,争取十拿九稳!”
“是!”副官连忙又跑去电讯室。
常凯申想到胸有成竹的周赫煊,又想到拿不出一点方案的孔祥熙,心中百感交集。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要死啊!
孔祥熙去年虽然谈成了一系列借款,但都是用利益交换的。
比如美国那笔贷款,是把中国存在美国做储备金的白银,低价卖给美国,再用卖银子的钱购入美国黄金,把黄金存入美联储做贷款担保。
简单来说,就是把中国法币的储备银给卖了,换成黄金来抵押贷款以获取美元,这两头倒腾中国都吃了不小的亏。唯一值得高兴的是,价值2800万美元的黄金,共贷到5000万美元外汇,解了抗战初期军费紧张的燃眉之急。</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