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文物和古玩(求订阅!)(2 / 2)

“这是个好东西,虽然我不认识,不过这东西有灵气。”马先生说道。

“您看看”王耀笑着把天珠摘下来递给马先生。

马先生双手捧着仔细观看。

这些从祖陵带出来的东西,徐守成交代过王耀尽量少让外人知道,王耀之所以给马先生看,第是马先生是懂的人,如果不给他看,他定会绞尽脑汁的好奇,直接大大方方给他看,他过了瘾这事情也就过去了。

毕竟王耀看出了这个马先生身份不般,这间博物馆专门请他来,也定是个有身份的人物。

“好东西,有点像藏传佛教的天珠。”马先生研究了会儿,还给王耀。

“不知道,家人传下来的。”王耀带上后笑道,继续逛着博物馆,这件博物馆面积不小,分为几个展区,外面是些青铜器银器,往里面走还有家具区和工艺区。

有着马先生的介绍,王耀对这些文物的感官又多了层理解,两人逛到了字画区,这边似乎还在装修,工作人员带着白手套拿着些框架在墙上比比划划。

位经理迎了出来,带着马先生和王耀到了后面间屋子,屋子有张巨大的木桌,至少三十平方米,上面铺着各种字画,墙边还摆着些画轴,几名带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裱框。

“马先生,您给掌掌眼。”经理笑着说道。

马先生笑了笑,看着第幅字

禊堂真赏墨花新,白摩挲古道民,

遥忆山窗旧题处,碧梧红豆已前尘。

“王时敏的字啊”马先生看着落款和印章惊讶道“他的字可是少见啊,怎么被你们收拢来了”

王时敏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个画家,年轻时就天资聪颖而且出身名门,拜师大画家董其昌,钻研绘画,当过阵官员在江浙湖广巡查,游览过不少名山圣水,后来改朝换代,王时敏退隐深山,膝下九子都在清朝为官。

孙子王原祁为康熙万寿盛典图现在贵为国宝。

王时敏开创的画派娄东派,王鉴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外加恽寿平吴历合称“清六家”,在画坛地位举足轻重。

这位大画家审时度势,直活到了9岁,而且门丁兴旺,儿孙全是能人官员,所以传下来不少名画手稿,但是字帖却不算多。

“如何”马先生自己欣赏了下,转头看着王耀。

王耀抿了抿嘴角“笔画均匀,圆入方出,蕴篆隶庄重含蓄的书法,向轻快便捷的楷书过渡,结字平直宽博。好字。”

本来经理以为王耀是马先生带来的晚辈,没太当回事,但是听到王耀这么专业的评价楞了下,顿时凑近乎道“这位小兄弟,怎么称呼哪里高就”

“只是我的个弟弟。”马先生淡淡的说道。

经理也很识相的没有多问,只不过对王耀的态度热切多了,位专业的字画坚定师,对于任何个博物馆都是重要人才,更何况,王耀还这么年轻。

共三十二副画,十副字,二十二画,王耀欣赏了圈,绘画和书法两项熟练度增加了大截。

“两位,留下个字吧,写点观后感。”经理递上早就准备好的笔给马先生,笑道。

马先生在收藏界和文物界都是有定名望的,他的留字会给博物馆增色不少,虽然不是什么墨宝。

马先生想了想,沾了沾墨,挤掉些墨水,他喜欢写干笔,写了行诗歌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落了款观复

然后把笔交给王耀。

经理小心的把马先生的墨宝交给工作人员,转头看着王耀,见他细弱的手腕翻转,纸上出现的个个字瞪大了眼睛,王耀竟然摹了刚才王时敏的隶书字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处开

王耀写完后自己还抿了抿嘴角,没有落款。

马先生大笑“你小子是要干嘛要反啊”

王耀嘿嘿笑“我还挺喜欢这句的,而且感觉用王时敏先生的隶书写起了,别有番滋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