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是啥意思,你怕今天晚上打了一场,等下没有打下来,明天大队人马再攻打的时候会更加困难,是不是?”谭疯子道。
“是啊,谭大哥你都明白还打什么?要是想出其不意的话,不如现在就集结大军,咱们再打一场,反正咱们宝军纪律严明,士气旺盛,连着打几场根本没问题。”侯三道。
“不管我们今天晚上打还是不打,山东军东营水师大营都已经有防备了,今天晚上打一场,让他们全体上下人心惶惶,咱们休整一日,明晚再让万大喜带一个团攻一次,后日晚上,咱们大军全部夜袭,可一举获胜。”谭疯子道。
侯三恍然大悟:“哎呀,谭大哥,你在总裁身边真长进了呀,这兵用的如神了,比咱们长期打建奴都长进的快。”
“呵呵,小子嘴还挺甜。”谭疯子笑道,然后问万大喜:“现在明白意图了吗、”
“明白了,师座放心,卑职必定完成任务,既让山东军东营水师大营全体上下吓个半死,也绝不会造成本部过大伤亡。”
“等等,先别忙,我要不要派出侦骑盯死他们?等下他们被我们打怕了,会不会逃了?是不是还要让海卫队派出船只盯死他们?”侯三道:“还有,咱们给他们这么大压力,等下他们一生气,放龙的人,所以,大明的第一支官主将是最不感冒的。
还是觉得现代的纯武将为主将,为军事主官,用政治教员为辅助,加以钳制和控制将领,控制军队的政治素养,这才是最先进的。
当然,大明派太监为监军,其实也有这么个意图在里面。
大明王朝的各项政治举措的确都很先进,很是让韦总裁佩服。
只可惜,大明朝没有韦总裁清楚的政党政治,太监没有那么高的水平,没有政治理论指导。
文官出身的将领也不可能有多少军事才干,即便有,也是碰运气,十个里面有一个人的天赋很高,自带军事才能,就要烧高香了。
至于所谓文官将兵,先不说于谦、王守仁、熊廷弼、孙承宗、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都是文官,大明朝的府县学校各有射圃,近年以来士子只尚科目,而武教遂废,请行提学官每月一二次令生儒习射,兼读古兵法诸书,庶文事武备兼行不废。
当然,明朝的进士们也不都是读死书的书呆子。
兵部的部堂和侍郎们也不都是一点不通军事只会背孙子兵法的书呆子。
那是小看了明代的文官们。
事实上,明末明军的失败多源自于高层的扯皮和皇帝拖的后腿。
1619年以来,由于万历弃政对中央决策层正常运转的破坏,同时由于万历一手造成的官场党争恶化,明廷在辽事上一无长期之政策,二无战略之决心,辽镇、东江、以及后来的登莱互相扯皮,国家机器在这里投入每年数百万两银子的同时竟然没有得到任何一场有价值的歼灭式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