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经济(2 / 2)

众人不由纷纷点头,就连粱参谋也点头表示赞同,就只有张弛沉默不语。

副司令见张弛脸色不对,粱参谋就问了声。

张弛从沉思中清醒过来,说道:组织劳动力耕种是当然的,但这却解决不了问题

为什么众人不由疑惑的望向张弛。

这也不怪众人奇怪,此时的中国还是个农业国家,而且土地也适合耕种,再加上参加会议的都是当兵的,他们打仗或许是能手,搞经济生产那就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了。

这么说吧张弛解释道:首先,冲绳是个海岛,而且土地贫瘠,适合耕种的地方不多,就算我们鼓励生产也很难自给自足,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军官们不由纷纷点头,他们中许多人在作战时是认真看过地形的,甚至实地考察过,只不过以前想的是如何攻防,现在回忆一下,就发现大多都是石山或是盐碱地沙地。

其次张弛接着说道:可以预知的是,冲绳的人口很快就会成级数的增长,这么多的人口仅用冲绳有限的耕地是怎么都无法养活的

张弛所说的这人口增长,指的就是部队和人才的进驻。

事实上,这种进驻已经开始了东北的人才以及远征军位于拉包尔的后勤部队都在有计划有步骤的一批批往冲绳运。

那该怎么办王麻子不由骂道:这鸟不拉屎的岛,连人都养不活这么说来还是拉包尔好

办法就是发展工业张弛回答。

工业王麻子反问道:工业能让人不饿肚子

张弛笑着解释道:工业发展好了,就可以向别人买粮食嘛

粱参谋点了点头,不确定的说道:我认为副司令的这个办法可能行得通,日本人在东北留下许多工厂,比如玻璃纺织食品加工现在这些工厂都落到我们手上了,也就是说我们有一定的基础

不仅仅是有一定的基础张弛接着说道:咱们还有相当便宜的劳动力要知道冲绳百姓都是饿了几年的肚子过来的,只要能赚点钱他们就不会拒绝。另一方面,从日本手里解放的地区比如缅甸澳大利亚菲律宾等,他们都需要在战后重建,于是就需要大量的基建和生活消费的相关产品。也就是说我们生产的东西能卖得出去只要有钱,当然就可以买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顿了下,张弛又接着说道:还有一个就是美国美国生活好,人力成本比我们高得多,这就会导致许多美国资本家更愿意在冲绳设厂而获得更高的利润这不但会为我们增加就业,还会为我们带来技术优势

张弛说的这些,实际上就是二战后日本的发展模式大战后国家的经济处于崩溃状态,百姓能有口饭吃就算不错了,当然不敢要求有多高的工资,于是人力成本十分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