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
可以说,大量的人口为王思锐带来了新的发展,但也同样的带来了巨大的困惑。不过相比较于发展,那么点困惑也就不算是什么了。
一年的时间眨眼而逝,这一年里,王思锐的发展总体还是比较平稳的,对外,主要以稳定为主,依靠美国和德国这两个潜在盟友的周旋,王思锐倒也将英国人哄的有些摸不着北了。
盛京战争结束后,双方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拉锯战,最终,因为其他列强的威压,日本人不得不放弃了他们的底线,并且将辛丑条约当中规定赔给日本的赔款降低为一千万两白银。
也就是说,直到1903年的1月份,王思锐才不慌不忙的将第一笔三千万两白银的赔款移交给了西方各国。而至此时,大清银行也纷纷收到了南方各省的捐税,共计八千万两,基本上等于清廷的一年税收。
而根据规定,下一次的还款期限应该是1903年的1月份,只不过因为日本的拖延,加上王思锐的哭穷,所以还款期被王思锐成功的拖延了一年的时间,也就是要在1904年的1月份交付第二笔赔款,数额同样是三千万两白银。
工业方面,德国人在山东的铁矿马上就能够开工生产,钢铁厂内的铁矿石已经堆积如山,看的德国人心里面好不高兴。
而王思锐这边也通过与德国人的合作,虽然武器生产线德国人不乐意卖,但是钢铁设备还是很情愿卖给王思锐的。
于是,王思锐又在盛京的鞍山与彰德各建立了一座年产三十万吨的钢铁厂,加上原先的钢铁厂,勉强能够做到年产百万的钢铁产量,已经大大的超过了日本。
不过,这只是纸面上的数据,这些钢铁厂真正能够投入到生产当中,也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1903年的7月份,又是一季盛夏,去年的这个时候,王思锐还在盛京与日军作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击溃了来犯的日军第三、第五以及朝鲜三个师团,从而震慑了一下西方列强,也让南边的那些总督们看到了王思锐的实力。
而就在二月份的时候,王思锐从一师,二十师这两个师里抽调了近万名优秀的士兵,经过了短暂的培训之后,将这一万名士兵分别派往山东与河南二地。
他们在那里将会负责训练新组建的部队,这两个自己治下的人口大省,只征召四个师的部队的确是有些少了,前面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人手,所以才不得不限制了名额。
而这一次,王思锐不求进度,只是希望新组建的部队能够承担起防御地方的任务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单单只是在河南,王思锐就能够腾出三个师出来。
喏,这一次在河南新组建的十万人新兵马上就要结束新兵训练了,这一次王思锐也亲自抵达了彰德,在这里视察一番之后,将会前往郑县,在那里对河南新招收的十万新兵进行整编。
至于武器,虽然没有人愿意继续卖给王思锐生产线,但活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不是?王思锐先是将天津制造局搬至一空,对生产设备进行了一番改造,勉强将自己的步枪产量增加到了二十万支一年。
而之后王思锐又一次走上了老路子,让胡安先是以智利的名义,向美国和英国各自购买了一条生产线,然后又让胡安贿赂了美国的一些资本家,从他们那里又搞到了两条生产线。
不得不说,后面的这两条生产线的钱,已经足够购买四条生产线了。而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商人,还真是只要你出得起钱,他们甚至能够卖给你枪毙他用的子弹。